在国内汽车市场,曾经日系车以其卓越的燃油经济性,特别是丰田与本田的混合动力车型,牢牢占据领先地位,多款中型轿车的平均油耗轻松降至4升以下。很长一段时间,业界内外普遍认为,汽车行业的未来不是丰田、本田式的油电混动,便是全面纯电化的时代。
然而,这一局面在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特别是随着比亚迪等国产汽车品牌插混技术的飞速发展。回溯至几年前,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尚处于第二、第三代,与丰田、本田的混动技术相比并无明显优势,油耗表现相近,且存在顿挫感。但如今,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已今非昔比。
如今,若让一位丰田凯美瑞混动版车主试驾比亚迪的插混车型,即便是秦L或海豹06 DM-i这类10万元级别的车型,也很可能让车主难以割舍。驾驶体验上的巨大差异,让不少消费者在面临换车选择时,倾向于转向比亚迪的DM-i或DM-p车型。
比亚迪DM-i插混车型与丰田、本田的混动车型在驾驶感受上存在显著差异。日系混动车型往往为了极致的油耗而牺牲了性能,如雅阁混动版,在需要快速超车时,油门需深踩,但车速提升并不迅猛,伴随而来的还有发动机的嘶吼声。相比之下,比亚迪秦L等插混车型,百公里加速仅需7秒多,电驱动响应迅速,尤其在0—50km/h的加速区间内表现尤为突出,令日系混动车型黯然失色。
经济性方面,虽然丰田、本田的混动车型平均油耗表现出色,但在许多情况下,甚至不及国产插混车型的亏电油耗。更重要的是,国产插混车型配备了较大容量的电池,纯电续航里程普遍超过100公里,满足了大多数乘用车用户日常短距离通勤的需求。许多插混车主在城市中几乎不使用燃油,仅凭纯电驱动即可满足日常出行,经济性远超日系混动车型。
在配置和智能化方面,国产车型早已超越同级别的日系车。以10万元级别的比亚迪插混车型为例,其车内配置和智能化程度远超丰田、本田20万、30万级别的车型,甚至与雷克萨斯车型相比也不遑多让。更这些车型还搭载了具备高速NOA和自动泊车功能的驾驶辅助系统,极大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。
国产新能源汽车,尤其是插混和增程车型的崛起,对日系混动车型构成了巨大冲击。日系混动车型在油耗、性能、配置和智能化等方面已无明显优势。丰田章男在不同场合对电动化的批评,或许正是对这一趋势的无奈回应。随着国内电动化趋势的加速推进,未来日系品牌的油电混动车型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挑战。丰田、本田等品牌在国内销量的下滑,已初现端倪。若日系品牌不转变产品策略,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或将进一步下滑。
融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